动力煤期货单日暴涨3.8%,950元关口背后的供需密码
2025年9月17日,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动力煤主力合约ZC2509开盘即跳涨2.3%,报934元/吨,盘中最高触及958元/吨,最终收于952元/吨,单日涨幅达3.8%,刷新自2024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。成交量较前日激增42%至28.6万手,持仓量突破50万手大关,市场交投情绪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分时图显示,早盘多头资金借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的联动效应强势入场,10:30后受国家发改委“保供稳价”政策吹风会影响短暂回调,但午后内蒙古主产区突发的铁路运力紧张消息再度点燃市场,尾盘阶段空头止损盘涌现推动价格直逼960元压力位。
尽管9月初国务院部署的“迎峰度冬”煤炭保供计划要求主要产区增产10%,但实际执行面临多重掣肘:
安全监管高压持续:山西、陕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矿山安全专项整治,涉及产能超2亿吨/年;运输瓶颈凸显:大秦线秋季集中修提前启动,环渤海港口库存周环比下降12%;进口煤补充有限:1-8月累计进口量同比减少18%,印尼低卡煤价格倒挂现象持续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下游电厂库存策略出现分化:五大电力集团库存可用天数维持在15天安全线,但民营电厂因现金流压力仅维持7-10天库存,这为冬季刚性补库需求埋下爆发隐患。
澳大利亚罢工潮升级:必和必拓昆士兰煤矿工人发起无限期罢工,影响全球5%的高热值煤供应;欧盟碳关税冲击:9月15日生效的CBAM机制导致欧洲买家转向采购高热值煤,推动纽卡斯尔6000大卡动力煤FOB价突破140美元/吨;地缘政治风险:黑海航运协议谈判破裂,俄罗斯煤炭出口通道受阻,加剧亚太地区资源争夺。
国际投行高盛最新报告指出,全球动力煤供需缺口可能在2025Q4扩大至800万吨/月,这为中国期货价格突破千元关口提供了基本面支撑。
产能释放组合拳:国家能源局已批复3处露天煤矿临时用地,预计10月新增产能2000万吨/年;中长期合同全覆盖:要求发电供热企业年度长协煤签约量提升至需求量的105%;期货市场监管加码:郑商所将动力煤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上调至15%,抑制过度投机。
但市场人士分析,当前政策更多聚焦于“稳预期”而非“强干预”,考虑到2025年冬季极寒天气概率达60%(中国气象局数据),行政手段难以完全对冲市场化的供需矛盾。
从技术分析角度看,动力煤期货周线级别已形成典型“杯柄形态”:
资金监测数据显示,前20名期货公司净多头持仓占比从上周的58%升至63%,永安期货、中信建投等机构席位持续加码多单。境外资本通过QFII渠道的持仓量也创下历史新高,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能源资产的配置需求。
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,专业机构给出差异化建议:
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导致大宗商品普跌;光伏装机量超预期削弱火电需求;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扩产冲击亚太市场。
结语:2025年的动力煤市场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,既有“双碳”目标下的长期压制,又面临能源安全短期的现实需求。投资者唯有深度把握政策脉络、产业逻辑与金融工具的三重维度,方能在波动中捕获超额收益。明日重点关注10:00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,或将引发新一轮行情异动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3 远见期货金融投资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xxxxxxxx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