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7日早盘,上海期货交易所热轧卷板主力合约(HC2601)以4218元/吨高开,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2.3%,创下近8个月新高。截至上午11:30,价格维持在4225-4240元/吨区间震荡,成交量达23.5万手,持仓量增加1.2万手至48.6万手。
宏观政策加码:国务院前日宣布新增5000亿元基建专项债额度,明确要求资金向轨道交通、新能源装备制造倾斜,直接拉动热轧卷板需求预期。原料成本攀升:铁矿石普氏指数本周突破130美元/吨,焦炭第四轮提涨落地,钢厂即时成本较上月增加280元/吨,倒逼成材价格上行。
分区域看,华东地区现货报价单日上涨60-80元/吨,上海市场5.75mm热卷报4250元/吨(含税),而唐山市场受本地钢厂复产影响,价格仅跟涨30元至4180元/吨,区域价差扩大至70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华北社会库存连续三周累积,当前总量达78.5万吨,较去年同期高出12%,部分贸易商已启动“期现套利”操作,通过期货空单对冲现货库存风险。
从日K线形态看,HC2601合约已突破4200元关键压力位,MACD指标红柱持续放大,RSI数值升至68进入超买区。分析师提醒:
支撑位:4180元(20日均线)压力位:4300元(2025年1月高点)建议短线投资者关注4250元附近多空争夺,若连续三日站稳该点位,则中期上行空间打开。
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,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暴涨42%,带动高端汽车板需求放量。宝钢、鞍钢等头部企业透露,当前汽车板订单排产周期已延长至45天,部分规格加价300-500元/吨。这一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热轧卷板定价体系——以SPHC材质为代表的深冲用钢占比提升,推动期货标准品与现货价差收窄至50元以内。
供给端:9月全国热轧卷板计划产量预估为2150万吨,环比下降2.7%。河北、江苏等地钢厂因环保限产检修,影响日均产量约3.8万吨。需求端:机械行业进入传统旺季,三一重工、徐工机械等企业采购量环比提升18%;家电出口退税政策延期刺激美的、格力扩大备货。
综合测算,9-10月热轧卷板供需缺口或达45万吨,库存去化速度有望加快。
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,当前过渡期要求中国出口商按季度报告碳排放数据。据测算,热轧卷板出口成本将增加80-120元/吨,导致企业对欧订单转向东南亚转口贸易。1-8月我国热卷出口量同比下滑9.6%,但越南、马来西亚中转港库存激增47%,暗示“曲线出口”模式正在形成。
全比例对冲:按月度产量100%开立期货空单,适用于成本稳定的长协矿企业。动态比例调整:根据铁矿/焦炭采购价波动,在50-80%区间调整对冲比例,需配备专业量化团队。期权保护策略:买入4200元看跌期权+卖出4000元看跌期权,构建“熊市价差”组合,权利金净支出可控。
事件驱动型:关注10月18日三季度GDP数据发布,若宏观增速超预期,可顺势做多。基差修复型:当期货贴水现货超150元时,分批建立多单,目标价差收敛至50元内。跨品种套利:热轧卷板与螺纹钢价差当前为-80元(历史中位数+50元),可尝试“多热卷空螺纹”组合。
风险警示: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在即,若释放超预期鹰派信号,大宗商品恐承压回调。建议投资者持仓比例控制在30%以内,严格设置4200元止损位。
(数据来源:上海期货交易所、我的钢铁网、国家统计局)
Copyright © 2012-2023 远见期货金融投资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xxxxxxxx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