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发改委《可再生能源发展"十四五"规划》明确将生物柴油掺混比例提升至3%,按当前柴油表观消费量测算,年新增豆油需求超200万吨。与此餐饮业复苏超预期,五一期间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收同比增长56%,食用油消费进入传统旺季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国际原油价格突破85美元/桶刺激生物柴油生产利润,国内生物柴油企业开工率提升至75%,单月豆油采购量环比增长30%,形成"原油-生物柴油-豆油"价格传导闭环。
期货市场呈现明显多头格局,豆油主力合约持仓量突破120万手,创近三年新高。CFTC持仓报告显示,资管机构净多头寸增加至15万手,技术面上成功突破8500元/吨关键压力位后,MACD指标金叉持续发散,周线级别形成典型杯柄形态,量价配合显示中期上行趋势确立。
产业资本同步行动,中粮、益海等龙头企业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,现货市场出现贸易商囤货现象,基差报价走强至+300元/吨。
美国中西部种植区墒情指数创十年新低,NOAA气候模型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在三季度形成,可能影响美豆单产潜力。与此黑海粮食协议续签存疑,乌克兰葵花油出口受限推升全球植物油价差结构。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降至190万吨,MPOB报告显示出口环比增长18%,BMD毛棕榈油期货突破4000林吉特/吨关口,与豆油价差收窄至100美元/吨以内,跨品种套利资金持续流入豆油市场。
压榨利润模型显示,当前大豆进口成本对应豆油理论价格应在9200元/吨上方,现货价格存在明显贴水。随着三季度大豆到港量预期减少,油厂挺价意愿强烈,某外资机构测算豆油现货有望在Q3触及9500元/吨。期货合约呈现Back结构,2309合约较2305合约升水400元,反映市场对远期供应紧张的担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将2023年豆油消费增速预测从2.5%上调至4.8%,需求端上修进一步打开价格天花板。
对于趋势投资者,建议采取"回调做多"策略,重点关注7800-8000元/吨支撑区间。套利交易者可关注豆棕价差回归机会,当前价差处于历史20%分位水平。产业客户应利用期权工具构建保护性策略,例如买入看跌期权对冲库存贬值风险。需要警惕的风险点包括: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导致商品普跌、南美新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、以及国储抛储政策变化。
建议将仓位控制在30%以内,设置5%动态止损机制,在行业β机会中捕捉超额收益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3 远见期货金融投资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xxxxxxxx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