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来西亚棕榈油局(MPOB)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7月末库存量攀升至189万吨,环比增长10.3%,创下近三年同期新高。印尼GAPKI同步披露的库存数据更令人震惊——全国储油罐已积压416万吨毛棕榈油,这个数字足以满足全球两个月的消费需求。
在吉隆坡某期货交易大厅,资深分析师陈志豪指着实时行情屏解释:"当库存增幅超过市场预期的5%阈值时,价格必然承压。现在两国库存总量突破600万吨大关,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22%,这直接击溃了多头的心理防线。"
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8月首周暴跌7.2%,跌破82美元/桶关键位,这对生物柴油产业链造成毁灭性打击。马来西亚生物柴油协会秘书长黄文彬透露:"每吨棕榈油与原油的价差收窄至98美元,这是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,生物柴油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已被压缩殆尽。
更严峻的是,全球最大棕榈油进口国印度正在调整战略。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(SEA)最新报告显示,7月棕榈油进口量锐减至42万吨,同比暴跌31%。新德里食用油进口商拉杰什·库马尔直言:"我们正在用葵花籽油替代30%的棕榈油采购,俄罗斯的折扣原油让我们获得了更便宜的替代品。
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,机构交易员林伟杰调出月线图分析:"MACD指标已形成死叉,RSI相对强弱指数跌至38的弱势区间,特别是8月15日那根实体长达127林吉特的大阴线,直接击穿了4500林吉特的心理关口。"
更值得警惕的是持仓结构变化。CFTC持仓报告显示,截至8月18日当周,资产管理机构净多头寸减少2.4万手至5.1万手,降幅达32%,而商业空头头寸却增加至11.3万手的历史高位。这种多空力量对比的逆转,预示着市场正在酝酿更大的风暴。
4377林吉特这个数字绝非偶然——它既是2022年11月行情启动的跳空缺口上沿,也是周线级别上升通道的下轨支撑,更是斐波那契回撤38.2%的黄金分割位。新加坡技术派大师陈启明指出:"这个位置聚集着过去18个月里3.2万手未平仓合约,一旦失守可能触发程序化交易的自动止损指令,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。
从成交量维度观察更令人不安:8月21日价格下探4382林吉特时,单日成交量暴增至9.8万手,较月均水平激增240%。这种带量下跌的形态,往往预示着支撑位可能被有效击穿。
面对价格危机,马来西亚种植业与商品部已启动应急机制。部长拿督斯里黄日升宣布:"我们正与印尼协调,计划将生物柴油强制掺混率从B20提升至B25,这将在未来6个月内消化60万吨库存。"不过行业人士算了一笔账:即便政策立即实施,每月也只能减少10万吨供给,相对于当前过剩量可谓杯水车薪。
中国买家的动向成为关键变量。青岛港最新到港数据显示,8月前三周棕榈油到港量同比减少18%,但库存却逆势增加7%。中粮期货分析师王振宇认为:"国内油脂库存已逼近历史峰值,除非出现大幅贴水,否则采购商不会轻易进场接货。"
如果4377林吉特防线失守,技术派预测将打开通往4150-4200林吉特的下行空间。但危机中往往孕育转机:当前棕榈油与豆油的价差已扩大至280美元/吨,接近十年均值两倍标准差,这为跨品种套利创造了绝佳机会。
对于长线投资者,马来西亚种植园上市公司的估值已进入历史低位。IOI集团、森那美种植的市净率分别跌至1.2倍和0.8倍,股息收益率却攀升至5.7%和6.3%。正如吉隆坡某私募基金经理所说:"当市场恐慌时,真正的价值正在悄然显现。"
Copyright © 2012-2023 远见期货金融投资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xxxxxxxx号